從美國能源部發布的數據得知,2010年以來,LED球泡燈價格從70美金跌至2015年的8美金左右,年復合下跌率超35%,且將在2020年達到5美金左右。然而,即便是5美金的價格,跟中國大陸相比,已經屬于“高大上”,畢竟國產LED球泡低于2元已是屢見不鮮。
價格下降帶來的是利潤的大幅下滑,可能導致的是超4000家照明企業的倒閉。以往談及LED照明在未來的立足與發展,大家往往更關心性價比、關心利潤、關心渠道,甚至是技術并不成熟的智能化,卻很少涉及到LED照明企業未來究竟該如何定位自己。
每個企業都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進行差異化的產品定位,只有找準定位才能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,從而求得更長遠的發展。而這里所說的定位,就包括產品的定位、品質的定位、市場的定位以及品牌的定位等。
首先是產品定位。低端簡易產品,劣質低價,未來難有市場;常規功能性產品,規模、成本、品質是關鍵,渠道是保障;個性化產品,注重特別功能,針對個性化群體,技術和設計能力是關鍵;特種領域產品,需專業技術和深入耕耘;高端產品,品牌化,專業化。
對國內LED照明企業來說,大多屬于中小型企業,而產品定位多為前兩類,由于技術、渠道及規模的局限,未來生存能力堪憂。,未來LED行業將呈現出“大企業求規模,小企業走細分”的格局,細分化同樣適用于LED照明。
其次是品質定位。價格并不是衡量照明產品好壞的唯一標準,找準品質和價格的平衡點才是關鍵。低端劣質產品經不起長期的考驗,市場空間會越來越窄;高端高價市場容量有限,規模不大;高性價比產品適應大眾消費需求,必然成為未來競爭重點。
再次市場定位。當前各照明品牌的市場定位日趨明朗,譬如專注于商業照明、專注于酒店照明、專注于戶外道路等。清晰的市場定位,會讓企業的產品研發、品牌傳播、專業服務做到有的放矢,可以更快的在行業內打造出知名度。
最后品牌定位。每個照明企業都該有自己鮮明的品牌標簽。做ODM/OEM的企業,重在成本控制;做綜合性品牌的企業,重在規模、規范,一站式服務;做工程品牌的企業,重在專業產品和服務;做家居零售的企業,重在購物體驗及周到服務;而做電商品牌的企業,則重在價格便宜,方便快捷。
未來,LED照明市場份額將會集中到幾大照明品牌企業手中這毋庸置疑,畢竟他們擁有雄厚的資金及完善的渠道。然而,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,為了不淹沒于市場洪流,找準定位成為細分領域的翹楚也未可知?;蛟S,比現在單純盯著價格談性價比會活得更滋潤些。